这位同学是Pris20年入学的同学,目前已经快毕业了,时隔两年之后,再次follow同学们的近况和EIT这个双学位项目的就读体验。YQ同学的成功案例如下,感兴趣这个项目的同学可以同时参考YQ同学当时的申请。
Priscilla:【成功案例72】计算机专业申请人机交互欧洲混合:EIT+Uppsala+Tue多个offer
1. 你现在在做什么?
我现在已经在读硕士的第二年,因为KTH是出口学校,所以现在是在瑞典的KTH,目前处于做毕设的阶段。因为这个项目是EIT,所以必须要在企业里面有参加实习才能拿到商科的IE证书,在这个理工项目当中还嵌入了30个学分的商科课程,这就是EIT的特殊点。(这一点Pris之前在选校讲解当中也多次提到,EIT其实需要的人就是有技术背景但是懂得把技术投入到市场的人,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工程师)
我(下文的我都是指学姐)目前已经找到了商科的实习,而目前的毕业论文和其他专业的实习有点不太一样,属于公司出了一个课题,然后让同学们针对这个情况再做研究。所以我的目前的毕业项目也是有两个导师,一个是学校的导师作为supervisor,一个是公司的导师,两边都会给你打分。
2。你的入口学校是?出口学校是?
我的入口学校是阿尔托, 出口学校KTH。两个学校风格非常不一样,KTH有校园的感觉,离市区也非常近,阿尔托没有靠近市区,校园绿化很好,森林很多,有村子里的感觉。我自己比较喜欢KTH的环境氛围,因为KTH更加有城市的感觉。但是生活费上面阿尔托真的消费比KTH瑞典要低很多。芬兰就是在森林里面有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
3。 两个学校的课程会有什么差别?
阿尔托的每一门课程都是5个学分,所以课程量会稍微大一些,而瑞典KTH的学分是一门课7.5 ECTS,所以课程会比较少。所以在阿尔托我比较扎实在上课,而到了KTH会发现课程稍微有点少,但是活动会多一些,每一门课有两个lecture, 两个leb,就是课程数量变少了,但是每一门课程的组成部分的多样性变多了。而且线下课程活动还会多一些。
4。 最终毕业证和学位证是拿到两个吗?然后回国认证的时候任何一个都是可以的吗?
我自己还没有涉及到这一块,但是听师兄师姐提到都是两个证书,所以回国认证任何一个都是可以的。
5。如何找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导师?
在学校里面,可以将自己想做的毕业设计的题目提交之后,学校自行分配,但是公司本身有领导或者负责人,是可以自己去找的。其实学校也可以私下联系导师,但是这一点我就没有实践。
6。当时你选择EIT的原因是什么?觉得和自己觉得一样的地方,和不一样的地方,入口学校和出口学校哪个更加让你觉得惊喜?
当时选择阿尔托是因为课程艺术类比较强,课程也比较多和扎实,而选择阿尔托是因为真的很喜欢阿尔托的课程和芬兰的分为。当时其实听说KTH的HCI的课程稍微有点水,但是因为KTH有城市的氛围,不像阿尔托在森林里面,所以第二年更加方便找到工作,所以在实习方面觉得KTH的机会会更多一点,所以就选了这两个学校分别为入口学校和出口学校。
而当时会选择EIT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自己是计算机专业转入的,所以HCID作为交叉专业,尤其是EIT的项目,比较能够接受我们这种理工背景的同学,而不是纯设计背景的同学,所以我觉得非常适合自己。
7。 你所在的EIT项目/你所在的入口或者出口大学,让你喜欢的独特的点是什么(可是是城市的魅力,或者图书馆,或者食堂,或者个性化答案)
我最惊喜的就是阿尔托的食堂只要3欧元,这个价格真的比国内还要便宜,3欧元面包沙拉应有尽有,但是同样的饭到了瑞典KTH就变成了115克朗。这一点让我觉得差别有点大,因为阿尔托有4-5个食堂,每一顿饭3欧元都有5-6样吃的,而到了瑞典之后,发现消费高了很多,食堂基本平均西餐都是100克朗+,而中餐也要100+,大概就是人民币70块一顿饭,这确实一下生活费就上去了。
而在芬兰房子也非常便宜,我在芬兰的宿舍是300欧元,还带独立的厕所。但是到了KTH瑞典却变成了6000多克朗,就是一个月租房5000人民币。所以之后再来的学弟学妹,针对北欧不要统一生活费考虑,芬兰真的比瑞典便宜很多。大概生活费瑞典KTH是阿尔托的1.5-2倍计算。
8。你自己CS转专业到HCI,会不会觉得在设计方面有点吃力跟上?还是挺如鱼得水的?万一有其他同学设计经验不是特别强的,会不会有额外的平行的课程帮助?其他转专业的同学设计口出来的多,还是CS,还是心理学的多?
其实不会,因为我当年申请的时候知道自己是CS计算机背景转专业申请HCI,但是当年我身边也有CS的同学作品集花了7W到8W块做出来,但是还是米兰理工这些没有申请到。所以我自己也觉得可以接受,而我真实目前的就读情况不觉得计算机背景出身会吃力。我们今年EIT的HCID的专业,阿尔托作为入口学校有20个同学,而中国同学占了4个,其中只有一个是偏向传媒艺术的,剩下的三个不是和我一样学计算机的就是信息化。所以EIT的HCID不会非常侧重界面设计的具体技巧,比如色彩搭配的高端要求,这里比较偏向教你方法论,教你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一通百通的办法,但是会让你用这个办法来套用到具体的设计项目当中。但是不会手把手教你设计软件,而我因为之前有HCI的全职工作经验,加上自己对于很多软件也是熟悉的,所以不觉得吃力。
9。你觉得你自己学习到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人机交互的方法论,主要是交互的理论,所以我觉得自己第一年在阿尔托读的真的挺扎实的。而我觉得EIT整个的HCID项目都没有特别重点培养技术。但是这种特点并不会导致同学们技术不行,因为看周围的欧洲同学,无论是工具软件还是PPT,审美感觉都比我们中国同学强,所以虽然老师没有特别强调技术上优化,但是我们接受的都挺快,因为国内来的同学也都有基础,而我自己也因为之前交互的全职工作经验觉得还挺如鱼得水的。
10。你们作为EIT的学生,和入口或者出口学校单独这个项目申请的同学,会有资源上的差别吗?还有机会和其他入口学校的同学碰面沟通吗
其实我觉得是有的,虽然这样讲有点尴尬,但是实际上KTH的课程的时候,发现我们的选课会有限制,是会有固定的必修课,而这些必修课确是KTH的这个单独项目入读的同学们选剩下的,比如很典型的HCID的课程KTH的DH2400 Physical Interaction Design and Realization,这门课有三个区块,物理交互,声音和触觉,而物理是选择人数最少的,所以给我们开放的就是物理区块的。其他资源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11. 你目前比较喜欢的1门课,给出名字来?和本科国内的教学方式,你喜欢的教学方式哪里独特点?在学校里面有没有特别印象深刻的设计实践项目?
我自己是比较喜欢阿尔托的课程,阿尔托项目的负责人非常认真,还经常鼓励我们给出评语和反馈。所以我会真的认为阿尔托的老师在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所以课程读的时候体验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也有EIT我认识的别的专业的同学,尤其是自治系统的同学会抱怨阿尔托的老师并不是很好,会给一大堆的材料让同学们自己学习。但是我自己HCID这个专业觉得阿尔托作为其中一个学校的体验还是不错的。而在学校的课程进程当中都是以做项目为主,不是写报告或者考试。在每一个具体的project练习当中,里面也会教定量或者定性的方法,让我们通过采访,做出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12。该项目考试类型是什么(单纯考试还是论文多)?作业和考试类型?
基本上课程都是以项目为主,比如KTH的Physical Interaction,这门课就会有小的实验内容和工具的训练。而在Multimodal Interaction and Interfaces这门课上面里面,就会有四个lab,包括语音识别、触摸屏或眼睛和手势跟踪,非常规的视觉表示、语音合成、渲染的声音和触觉反馈。而最后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交互方式来做一个交互的设备,属于入门后自己再创新的内容。这里lab会占一半的分,而项目报告,presentation都会有占比,所以这四个lab有点类似自己当年做的作品集,先让你入门小的,最终再设计一个大的。这是在KTH的上课情况。
而在阿尔托,刚刚开发的软件没有测试,也会让我们去评估,在具体的项目评估中体会老师讲的方法论,而最终也会以小组的形式来表达是否这个产品足够好,还有什么可以优化的内容,有点像产品经理做的工作,所以不会是理论的内容。
13. 那周围有没有人吐槽某些课程?
有,很多人都吐槽EIT的IE课程,就是商科课程的环节,觉得堂堂理工院校为什么要开设一些看似很虚的商科课程。但是我自己因为有全职的工作经验,所以非常清楚如果要以后做设计师或者产品经理的话,这些商业的知识其实一点都不虚,因为技术再好,还是要把产品卖出去才是好产品。而我后来在EIT读IE商科知识的时候,总会想起之前工作当中一些遇到过的问题,反而是再次学理论的时候会把之前工作遇到的碎片拼凑起来。所以这也应该是已经有工作经验的人再来读书的一个优势吧。
但是其他的同学有不同意见,因为有start-up课程口试部分,会考你创业的方式,天使投资,债务人怎么分股权比例,模拟一个产品,做竞品分析,预算,然后再大家一起做一个presentation。所以技术为中心的同学就会觉得这样每天在搞这些吹吹哒哒的东西超级费时间,却都是纸上谈兵,而我却总能和之前的工作经验结合在一起,也不觉得过于虚。这部分的确耗费时间,但是呆在房子里面那段时间天天弄这个,也非常充实。
但是就是超级费用时间,天天呆在房子里面,但是非常充实。
14. 你入学的那年这个项目招生数量多少?有多少是中国学生?其他国际学生的主要组成都是来自哪个国家的?其他的同学都是本科什么背景的?
我们HCID专业第一年阿尔托的时候,身边两个都是普通211的大学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和苏州大学,并没有全部类似我是985的,但是我自己去NUS的同学身边都是985的同学。(这一点其实Pris有后来和YQ学姐提到,港新和英国只看学校背景和均分,所以双非的同学比较吃力,但是欧洲比较综合,反而是985,211,双非同学如果均分够高,课程匹配度,软性背景,雅思都好的话可以翻盘的战场)
我自己其实有明显的感觉KTH比阿尔托的生源要好,阿尔托很多的同学都是普通的本科,而KTH的交换的同学,有清华的,而从KTH2年制入读的也有东南大学这些比较好的学校本科的同学,所以我感觉KTH的生源会更高,不过阿尔托的全奖的同学也真的是很厉害,我觉得学校的排名其实还是对生源有影响。虽然我个人而言是非常喜欢阿尔托的课程的,但是架不住KTH的生源,就业的大城市的环境。
15. 已经这个阶段,有没有什么选课和选导师的技巧可以分享给学弟学妹?
阿尔托的课程是满分5分,而一般拿到3-4分还是比较容易的,目前没有遇到非常难通过的课程。而我喜欢阿尔托的课程还有一点就是可以选偏向技术性的课程,比如computer graphics相关的课程。
16. KTH的最大优点是
其实我在KTH的课程上的不多,主要课程还是在阿尔托上的,所以我对于阿尔托的课程更加满意。但是仅仅从这少数的KTH的课程上面来讲,我觉得KTH讲课的安排非常合理,就是会带着你一步一步走。不仅仅有两个lecture,还会有一个接一个的实验,会比较细致的手把手教你。一周有足足5节课,比较满。而阿尔托的一门课只有两个lecture,剩下都是小组,就稍微课程没有KTH的细致。
17. 说说EIT的HCID的槽点.
槽点一:首先我非常不理解的一点就是其实我阿尔托已经上过IE和写作课了,为什么来KTH还要再上一遍,这一点让我觉得很浪费时间,因为本身在KTH的课程就不是很多,所以这样一搞,非常占用课程的空间。
槽点二:暑校。我之前的暑校都是线上,但是以后都是线下了。但是我当时线上暑校有点崩溃的就是,我回国了一边要找实习,一边还要倒着时差凌晨1点到2点去上暑校,不上还不行。但是这个暑校其实安排的时间非常耽误秋招。因为我其实还是想回国工作,那么现在国内卷的已经不是秋招的问题了,已经是在秋招之前都要有一个春招实习,参与进去才能顺利开始秋招。所以我就很早得考虑回国,但是被迫要吊着空子还得上这个summer school,不上还不行,而且凌晨上,全部线上的形式有非常没意思。之前线下听往年师姐们提到会类似出国旅游一样,抱着旅游的心态,这下我那一年变成线上,成了一个鸡肋,不上不行,上了耽误秋招和找实习,还无聊。
槽点三:EIT真的是越来越穷了,早年真的是福利满满,现在开学典礼也没有了,因为疫情取消了,而且就发了一个棒球衫作为纪念。(这一点Pris听到的时候也是非常同意,因为早年EIT有钱到欧洲政府给了很多钱,然后到处发全额奖学金,都是名校还送钱,那不疯了一样申请,然后生源起来了,就变成了没有全奖了,20年成500个月欧元每个月补助,然后21年到22年连补助和奖学金都很吝啬了,除非非常优秀的同学或者特定的专业,类似DS这样卷的一塌糊涂的专业就真的是比较优秀的同学还没有选特别难的入口学校才能全奖)
18. 因为EIT是两个学校,每个学校呆一年,你会觉得有一种走马灯的感觉?反而不容易在任何一个国家找到工作留下来吗?
我觉得还好其实,我身边的同学第二年KTH出口的,最终拿得search year找工作的居留和2年入读的KTH的同学没有任何差别,而我们学校KTH的coordinator也会定期来发职位的招聘广告,有德国的,也有瑞典本地的。但是会发现,德国就是要求必须有德国的合法居留,这对于我们在瑞典的同学有点难(这就是之前Pris提到过拿着一个国家的学生签证全欧洲找工作理论可以,但是实际操作很困难,除非你是欧盟永居或者某一个国家的EU的永居,否则NON-EU只是学生签证跨国家找工作还是会比在当地找工作要难)
而我觉得在当地找工作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本身个人主动性能力,英语水平和居留,其实小语种都只是加分。而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就业市场,就是你的这个行业到底在当地是否是非常有前途的行业。而且EIT有一个优点,就是入口学校进入之后,如果你后面考虑换出口学校,还是可以换的,所以我有其他EIT的同学出口学校选了比利时鲁汶,但是发现非常严格不容易毕业,然后就转到了西班牙或者法国的稍微要求低一样的学校,这样容易毕业。
19. 毕业后有没有类似荷兰的search year?周围在本地找工作的同学多吗?留下来的同学有看看背景如何?
瑞典毕业,拿毕业证就可以申请到一年你的search year,本地找工作的签证。而就我而言,我自己其实考虑做UX设计方面的工作,不再想考虑为了留下来,可能继续码农的工作,因为那条路还得刷题,所以我主要考虑国内的就业了。而我自己其实从去年12月份就开始在国内找交互设计师的工作了,现在已经找到了。我没有太考虑在这边就业,是因为HCID的UX设计师在这边基本都是要和客户沟通的,所以不会本地语言参与这种设计类的专业其实挺吃力的,所以我就主要考虑国内了。国内同期的职位给出的薪资也算是挺高的,和这边瑞典的UX设计师起步差不多。薪资瑞典这边3W-4W克朗一年。
Priscilla
荷兰,Delft
202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