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各大论坛的DIY孩纸们在努力的道路上自己也研究了不少,近来来咨询Research Master的孩子们非常多,而实际Priscilla给出肯定建议并且支持他们坚持申请研究型的不超过3个。因为实在是很多的孩子们并没有太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我不是说名字上,而是难度上和对于学术研究要求的真实理解。
在荷兰和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当中其实都有这样的分类,Taught授课型MSc(Master in Science),MA(Master in Arts)和Research研究型,而广大的学生们都是直接申请授课型,一般中介也很少会给孩子们申请研究型,这就相当于在即使留学市场上面做的很成熟的美国市场,都很少会看见给申请博士的,因为录取率太低。。。。。得不偿失,会出现中介中累死文案,最后赚的是和硕士一样贵的钱,却给博士的申请者赚到了每年3-5万美元的奖学金,如果收取奖学金的提成,且会被家长和学生喷死。。。所以一般很少见到大量推广博士申请的机构。而今天所讲到的研究型硕士和博士其实是有相关性的,在荷兰就直接是research master,但在英国有很多说法,MRes(Master of research)和MPhil(Master in Philosophy)而这两种其实都是研究型硕士,都是预备读博士的。在美国的博士是可以允许本科直接申请的,一共5-6年,而本科学直接申请到博士的几率其实不高,需要真的非常优秀的孩子。在进入美国博士的5年当中,其中前两年其实是硕士的课程,但是不会叫做硕士,还是叫做博士前两年,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受不了了撑不下去了,可以选择退学,退学根据你所拥有的学分颁发给你硕士的学位,而不是博士,这是美国。英国也有相似的状况,如果本科阶段可以可以直接申请博士,如果最后RP没有通过,英国学校会给你一个Master in Philosophy(MPhil),但是在荷兰不是这样。荷兰研究型硕士和博士是完全分开的,因此研究型硕士可以类比为我们刚才说到的美国博士前两年课程,他们的课程设置非常相似,这样就让大家更加好理解。
因此,对于申请研究性硕士的学生来说,难度远远高于授课型,而且你的导师是固定的,在授课型上过课的孩纸们都知道一堆课程,然后每门课写论文考试,最后到了快毕业的时候根据你的兴趣和研究主题分导师,这个导师不是你选择的,是自动配置给你的。而研究型的硕士申请时候也没有固定导师,这和美国博士申请不一样,而是录取组根据你提交的论文和简历的Project经历和动机信当中对于自己专业分支的理解和概念,以及选择这个学校为什么来断定你的学术研究水平。
下面用具体的事例给大家讲解,、
1。比如Priscilla曾经的一个学生申请化工的研究型硕士申请成功是有非常具体的分支和主题,他是做催化剂反应堆的,且具体到涉及CFD模型。而很多前来咨询化工研究硕士的孩子Priscilla都没有给出肯定性回应是因为对于化工和纯化学系差别都没有搞清楚,拿着几个简单的有机和无机的概念来申请,这是不行的。
2。而还有一个孩子是学习Computering Engineering的,这和Computer Science也是有很实质区别的,CE主要是硬件的开发,而CS主要是软件的开发,web开发,移动端开发,通常多使用各类高级脚本语言,Java或C++。但是这两个申请的学生其实有很多共通性,而这个孩纸申请成功也是因为有非常具体的研究课题,是做人脸识别的。这也是Priscilla给大家多次强调文书也要细化有精确的主题和分支,你的硕士不是大杂烩,一定要选出细化的方向,很多的同样来申请的学生都是搞不清楚具体专业之间的差别和分支之间差别,这样就会让你的论文成为大杂烩,完全会让导师认为你很菜,因为什么都是浅尝辄止。
3。而第三个Priscilla要分享的申请到研究型硕士成功的学生是做物理专业的,但是他的方向也是和共振相关,所以确定你的方向非常重要,确定你的课题并且有严密的研究方法论确定,研究课题的意义,研究取样方法的科学性,数据采集的科学性,研究分析的逻辑性,并且及时写出自己研究局限性和原因,是展现辩证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关键点。不管你以为自己的研究有多牛,在录取官和博士导师眼里都是小菜,所以细化具体化,并且深化你的研究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起点。
4。第四个学生申请成功的是阿大的研究型语言学,是学习二语习得的,主要研究code-switching,精通两种语言的bilingual是如何做到中文和英文的随意切换?所以这么多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研究型硕士不是普普通通随便提交一篇论文安慰一下自己就能申请到的。
当然我们要记住,这。。。。。只是起点,而什么GPA, 雅思,先修课成绩,关键性课程成绩,文书,都是老生常谈在申请研究型硕士时不可缺少的配备,但在一切配备起始之前,先问问自己,是否对于自己专业有具体的分支?是否在这个细化分支领域里有研究的课题?这个课题是否在前人已经有人做过,你的literature review主要是用什么理论?而如果不是新的课题,那为什么前人验证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和你的不一样?什么样的条件发生了变化才导致结论变化,而这种变化一定是积极的吗?有什么负面的影响?这种严密的逻辑线是学术研究真正需要的部分。希望努力想申请研究型硕士的每位同学都会有反思。
Priscilla
深夜
2017/9/28